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前身是吉林大學生物學系,該系于1960年由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陶慰蓀教授創建。1997年,分子生物學系與酶工程實驗室合并建立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。學院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,出版學術專著13部。承擔了一批包括
國家“973”、“863”、“八五”、“九五”等國家級重點科技攻關項目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點項目和教育部、省級重點項目,多次獲部、省級科技進步獎。其中分子酶學、蛋白質從頭預測、蛋白質對接理論、艾滋病疫苗、藥物代謝、細胞信號傳導、考古DNA等項研究在國內有明顯優勢。
就在這所學院的實驗室里有一個身影,就是他帶領的科研團隊創造了這個神話,頑固的痛風石被他們奇跡般的溶解了!
吉林大學劉小波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副教授,曾榮獲哈佛大學維斯學院國際生物學大賽金獎、學生創新實驗國家級一等獎、吉林省高等學校教育成果二等獎。吉林大學劉小波教授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能力,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十余篇,承擔在研科研項目5項,2016年與吉林大學口腔醫院,北京大學,中科院福建物所共同申報獲得國家十三五重點科技研發項目一項,申請發明專利十余項,授權四項。